8月5至7日,作为美术里的新时代·中国美术家协会“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”大采风首站,“山乡巨变——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”美术家采风创作活动走进六盘水市娘娘山。
【资料图】
在此期间,来自全国的28位美术名家们深入生活、深入基层,开展采风创作,感受时代的脉动,以饱含激情的画笔讴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,用手中的画笔连缀起山河锦绣、国泰民安的贵州新时代画卷。
“希望各位美术大家能够用他们发现美的视觉,用他们最神奇、最曼妙的画笔,把我们优美的风景、民族特色通过他们的绘画呈现到更广阔的世界。”盘州市委常委、市委宣传部部长谭有燕说。
娘娘山景区以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为依托,规划区域涉及盘州市普古、淤泥、保基和水城龙场、顺场、花戛等 6 个乡镇。项目投资覆盖区以苗族、彝族、布依族为主,占总人口的 95%以上。景区核心区舍烹村地处普古乡东大门。过去的舍烹村是普古乡边远、贫穷的少数民族村寨之一。2012年,怀着“帮富、领富、带富”的赤子心的陶正学决定回本村带领大家一起发展。他带领村民成立了银湖农民专业合作社,2013年成立贵州省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,通过产业扶贫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。
盘州市普古娘娘山联村党委书记陶正学。
“我的真实想法是要把农民变个身份。”盘州市普古娘娘山联村党委书记陶正学介绍,最早的做法就是把分散的资源怎么整合起来,然后让老百姓参股,进入合作社参与经营,把资金变成了股份经营,就是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,不仅是产业工人,也是股东股民。
娘娘山2013年底开展建设试点工作,2017年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2018年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。如今,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一个集科普教育、湿地研究、生态观光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景区。
“这次来到贵州,我印象深刻,感受到生机勃勃的贵州,丰富多彩的贵州,贵州不再是人们眼中的贫穷落后的偏远地带。今天到娘娘山的十里画廊满眼的绿色,风景优美,可以说很是秀美。”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景波说。
随着景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知名度的提升,娘娘山的游客也越来越多。村民陶浪看准了商机,2016年,在村里开了一家名叫“聚客来”的农家乐。
“我家的房间从5月份就开始预订,到7月初,我们农家乐的10多间房间基本上都预订出去了。”说起今年预订情况,陶浪喜笑颜开。
“聚客来”农家乐老板陶浪。
“以前我们这里没开发旅游时,我们这里全部人都是从外出打工,到现在大部分的人都在家自主创业,现在打工的人都回来在家开农家旅馆。村里的泥巴路到现在的硬化路,房屋从以前的瓦房到现在的小楼房,收入从以前打工的一两万,到现在我们年收入应该在20万左右。”陶浪说。
近些年,当地干部群众深入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保护娘娘山区域的生态环境,走出一条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致富新路。
以生态旅游、健康养生、设施农业、农产品加工、特色养殖、会务培训、餐饮住宿、民族文化开发八大产业为支撑,联村的8个村实施资源整合,结合各村特色优势,按“一村一特”大力发展乡村旅游。
依托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资源优势,当地陆续开发出白雨洞、农业科技观光园、天山飞瀑、银湖水上乐园等景点,带动村民发展农家乐、民宿、小超市等90多家。
“未来,我们要把旅游服务搞好,让游客来到这里体验凉爽的夏季,吃到我们的绿色食品,感受多彩的民族文化。我相信在2025年以后,每一年能到80万到100万人次应该没问题,让老百姓吃上旅游饭。”陶正学畅想着娘娘山景区的未来。
文、图、视频/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
赵相康张云开
刊头设计/赵怡
编辑/陆青剑
二审/赵相康
三审/黄蔚